投射擴散型燈具差異:暗區的兇手可能就在這裡!

「為什麼我家暗區那麼多?」「崁燈不是崁孔、色溫、瓦數對就可以了嗎?」

「明明花了很多心思裝燈,但家裡整體看起來還是暗暗的。某些地方卻又亮得刺眼,讀書、用手機時眼睛很快就酸了,看久了很吃力。

有時候坐在沙發上,整個空間灰灰的,好像燈光沒照到一樣。每天晚上越看越累,反而覺得家裡不夠舒服。」

如果您有遇到類似問題或情境,很有可能是燈型選擇錯誤喔!

點擊查看影片介紹

( AI生成光線分布不均示意圖)

 

其實:燈光好不好看,光型也是非常重要的考量!

投射型 vs 擴散型燈具的選擇,是容易被忽略、卻十分影響空間氛圍的重要因素!

 

投射型 vs 擴散型燈具,完整拆解

🔦 投射型燈具 — 讓重點出現的光

投射型燈具的光線像手電筒一樣集中、聚焦,有明顯的光束角度。
想讓哪裡被注意,投射燈就幫你打亮那個地方。

常見應用:

  • 畫作、收藏品、雕塑、展示櫃
  • 餐桌、廚房中島、酒櫃
  • 商店櫥窗、藝廊、展覽空間
  • 牆面洗牆,做出立體光影層次感

外型特色:

  • 軌道燈頭(可調角度)
  • 崁燈(小角度如15°、24°)
  • 筒燈、投光燈

光學特性:

  • 窄角度 (一般5°~30°)
  • 光線集中、有清晰陰影與層次
  • 明暗對比明顯

裝設考量:

  • 位置與角度需要事前規劃
  • 施工時須考慮預埋線路與燈具可調性

燈具間距需配合焦點物件設計

 

擴散型燈具 — 打底光、讓空間舒適明亮

擴散型燈具會透過擴散罩、燈板、導光設計,把光均勻打散,避免亮斑或陰影。讓整體空間看起來舒服、亮度平均、視覺不疲勞。

常見應用:

  • 客廳、臥室、書房、辦公室
  • 大面積公共空間(走道、開放辦公區)
  • 醫療空間、商業空間、教育場所

外型特色:

  • 平板燈、導光板
  • 大角度崁燈(一般60°~120°)
  • 均光罩吸頂燈、吊燈擴散罩

光學特性:

  • 寬角度 (60°以上)
  • 光線柔和、平均、無明顯亮斑
  • 幾乎看不到投影與陰影

裝設考量:

  • 不需特別定位角度
  • 適合均勻分布

 

投射型與擴散型燈具比較表格

 

全用投射燈

空間容易出現死角、暗區,光線太集中

全用擴散燈

空間容易扁平無層次、缺少視覺重點

瞎混搭

部分物件該被強調卻模糊不清,空間顯得混亂

 

🔍 如何一眼分辨投射型 vs 擴散型燈具?

請觀察燈具的「出光面」

 

(附圖1附圖2)

  • 看到、小小中間有透明凸透鏡燈珠、深筒結構 → 投射型燈具(光會集中打出去)
  • 看到燈具表面有大片霧面擴散板、均光罩 → 擴散型燈具(光會柔和平均散開)

只要記住「有透鏡是投射、有霧面是擴散」,現場挑燈時就不容易選錯啦!

 

常見問題

Q1:兩種燈可以同時用在同一空間嗎?

✅ 可以搭配使用。擴散打底、投射補焦點,整體空間才會有層次又好看。

Q2:安裝上有差異嗎?

✅ 有小差異。
投射燈需要注意「照射角度」與「位置對焦點」,擴散燈則偏向整體平均分布,佈點比較單純。

如果是施工安裝方面兩者差異不大

Q3:色溫、電壓會影響嗎?

✅ 色溫:兩種燈型都能搭配各種色溫,像常見3000K(暖白)、4000K(自然白)、5000K(冷白)。
✅ 電壓:多數家用已統一設計,重點只要買對電壓規格即可。

Q4兩者對於瓦數的差異
👉 不一定,要看光束角。5W投射燈可能比10W擴散燈還亮在焦點上,但照射面積不同。

Q5投射燈是不是很容易刺眼?
👉 角度打得好 + 防眩設計,就不容易刺眼。錯誤角度才容易造成炫光。(電視牆、書房、需要高度用眼處需特別注意)

Q6擴散燈是不是會浪費光?
👉 擴散會把光線打散,適合大面積需要均勻亮度的情境,屬於不同使用邏輯,不能單純說浪費。

 

結尾重點提醒

照明不是單靠瓦數,而是靠「選對光型」!
擴散打底,投射補重點,空間層次自然有,亮度自然剛好,看起來又舒服又好看。

 

其他影響裝潢的照明因素

色溫選擇

演色性的影響

 

 

 

👉 不確定怎麼選?
👉 空間有暗區不知道怎麼補?
歡迎找我們幫您專業照明規劃!加入官方line 我們將由專人為您服務